
【原文】諸肢節疼痛,身體魁羸,腳腫如脫,頭眩短氣,溫溫欲吐,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。
【釋】諸肢節疼痛,即歷節痛。身體魁羸者,謂身體羸瘦且變形也。腳腫如脫者,謂腳腫得厲害行動困難。頭眩短氣、溫溫欲吐者,氣沖夾水氣逆迫于上也。本方主之。
<注>諸肢節疼痛,即四肢的關節全都痛??褪腔?,羸就是瘦,身體魁羸就是身體瘦得都變形了(或瘦而且關節處腫大變形)。腳不但腫得厲害,而且還疼,所以行動不便。頭眩就是頭暈、頭沉,這是胃有停水并伴有氣上沖的為證反映,同時因水停心下,(胃)壓迫橫膈膜,所以還短氣(見上條<注>)。溫溫同慍慍,因為里有停水想吐又吐不出來,令人煩惱的樣子叫溫溫欲吐。本方證里飲盛,在表的水氣也盛,特別下肢腫尤甚,風濕相搏疼痛,且有明顯的氣上沖。故以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。
桂枝芍藥知母湯
桂枝芍藥知母湯方
桂枝四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麻黃二兩 生姜五兩 白術五兩知母四兩 防風四兩 附子二枚(炮)
上九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
<方解>此為桂枝湯去大棗,加麻黃、防風、白術、附子、知母。因有溫溫欲吐,大棗易使壅滿故去之。加麻黃、防風以祛外邪,另外,加麻黃更在于祛在表的水氣。加術、附走皮間以祛濕解痹。知母苦寒,為清涼性解熱藥,兼有解渴、消炎、利尿作用,《神農本草經》謂“主消渴熱中、肢體浮腫”,尤其用于下肢“獨足腫大”。桂枝降沖氣。芍藥緩急痛。加生姜目的不在散寒,而在于祛水、降逆而止嘔,若惡心得厲害,則需多加。甘草和諸藥而緩急迫。故本方治關節痛,下肢腫重,而氣沖嘔逆者。
胡老以本方加生石膏治風濕熱,久久熱不退者,有捷效。有時用本方不一定必得關節疼痛,下肢關節腫效果亦佳。
電話咨詢
13947274335
13848927935
QQ咨詢
2833260639
掃碼關注
掃碼關注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