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祖國的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,以顏色命名的中藥不可勝數,其中有紅枸杞和黑枸杞,黃芪和紅芪,白芍和赤芍3對名字相似的中藥飲片。那么它們有什么區別呢?
紅枸杞和黑枸杞
紅枸杞就是人們常說的枸杞子,黑枸杞是含有花青素的黑果枸杞。
1、紅枸杞
【來源】本品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實。
【性味歸經】甘,平。歸肝、腎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。用于虛勞精虧,腰膝酸痛,眩暈耳鳴,內熱消渴,血虛萎黃,目昏不明。
【藥理作用】抗脂肪肝的作用,擬膽堿樣作用。
【藥師經驗分享】本品柔潤多液,是一味補養肝腎的藥品,以粒大、色紅、肉厚、質柔潤、籽少、味甜者為佳。有補益肝腎之功,不論腎陰虛虧或腎陽不足,皆可應用。
2、黑枸杞
【來源】黑枸杞即黑果枸杞,來源于茄科枸杞屬多棘灌木黑果枸杞的果實。
【性味歸經】味甘性平,歸肝、腎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補腎益精,護肝明目,增進視力,提高機體的環境適應能力和促進免疫系統功能。
【藥理作用】可降低三高,抗氧化,預防心血管疾病,預防輻射以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等。
【藥師經驗分享】黑枸杞富含蛋白質、枸杞多糖、氨基酸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,還含有豐富的黑果色素—原花青素,原花青素是高效的天然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劑。
《四部醫典》、《晶珠本草》等藏藥經典著作記載黑枸杞用于治療心熱病、心臟病、月經不調、停經等,且藥效顯著。民間作滋補強壯,降壓藥用。
總結:紅枸杞藥典進行了收載,具有提高免疫力之功能。黑枸杞抗衰老,大量的花青素能夠抗氧化,消除人體自由基,一般作為保健品。
黃芪和紅芪
1、黃芪
【來源】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。
【性味歸經】甘,溫。歸肺、脾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補氣固表,利尿托毒,排膿,斂瘡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,血虛痿黃,內熱消渴;慢性腎炎蛋白尿,糖尿病。
【藥理作用】
1、正常大鼠飼以含黃芪粉末的食物1周后,測其耗氧量比服藥前逐漸增加。
2、能加強正常心臟收縮,對衰竭的心臟有強心作用。
3、本品能使管狀血管和腎臟血管擴張,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擴張,皮膚循環暢盛,使高血壓患者血壓下降。
【藥師經驗分享】:黃芪是臨床應用最廣的一味補氣中藥,幾千年來被廣泛地用于多種病證的治療,而且其作用不斷有新的發現,所治病證也越來越多。
本品補氣固表,托毒排膿,利尿,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、久瀉脫肛、自汗、水腫、子宮脫垂、慢性腎炎蛋白尿、糖尿病、瘡口久不愈合。
2、紅芪
【來源】本品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的干燥根。
【性味】甘,溫。
【歸經】歸肺、脾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補氣固表,利尿托毒,排膿,斂瘡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癰疽難潰,血虛萎黃,內熱消渴,慢性腎炎蛋白尿,糖尿病。
【藥理作用】免疫功能增強作用,降壓,保肝,抗衰老,抗炎,補益脾胃等作用。
【藥師經驗分享】:本品在臨床中不常用,具有補氣升陽,固表止汗,利水消腫,生津養血,行滯通痹,托毒排膿,斂瘡生肌之功效。
常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內熱消渴,血虛萎黃,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。
總結:細心的藥店人可以看出,兩者的性味歸經與功能主治幾乎沒有差別,在外觀形狀上黃芪顏色黃白,紅芪顏色紅潤。
現在市場上紅芪的價格相對較高,有人認為紅芪質量比黃芪好。但一般認為紅芪資源相對較少,主要野生或少量栽培。
白芍和赤芍
1、白芍
【來源】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。夏、秋二季采挖,洗凈,除去頭尾及細根,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,曬干
【性味歸經】苦、酸,微寒。歸肝、脾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平肝止痛,養血調經,斂陰止汗。用于頭痛眩暈,脅痛,腹痛,四肢攣痛,血虛萎黃,月經不調,自汗,盜汗。
【藥理作用】中樞抑制作用。解痙作用??寡?、抗潰瘍作用。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。擴張血管,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。
【藥師經驗分享】白芍能養血斂陰,治婦科疾患,常與當歸、熟地黃、川芎等藥配合應用。白芍功能養血而柔肝,緩急而止痛,故可用于肝氣不和所致的胸脅疼痛、腹痛及手足拘攣等癥。
2、赤芍
【來源】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根莖、須根及泥沙,曬干。
【性味歸經】苦,微寒。歸肝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涼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溫毒發斑,吐血衄血,目赤腫痛,肝郁脅痛,經閉痛經,癥瘕腹痛,跌撲損傷,癰腫瘡瘍
【藥理作用】抗血栓形成作用。
電話咨詢
13947274335
13848927935
QQ咨詢
2833260639
掃碼關注
掃碼關注
返回頂部